首页 侨联概况   今日时政   侨联要闻   美丽天津   文化交流   海外联谊
经济科技   维护侨益   侨界津声   机关党建   基层建设   通知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侨联  >  基层建设
黄田
 
来源:    2016-12-14 00:00

人物介绍:
       黄田,1955年7月出生于天津。机械制造专家。1981年天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获硕士学位、1990年获博士学位。天津大学教授,现任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主任、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负责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机械设计分会理事,全国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英国工程教授协会会员,国际机器与机构学理论联合会执委会委员、中国委员会执行副主席。英国Warwick大学、清华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我的成长之路

                                                                                                                 我所领受的家庭教育
        1953年,我出生在天津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黄钰生,是湖北沔阳人,1898年生,著名教育家,天津民进创始人之一,我国第一代赴美留学生,芝加哥大学教育学硕士,曾参加过西南联大的建设工作,抗战胜利后又负责天津南开大学的复校筹备工作。
        1919年父亲抱着教育救国的愿望,官费赴美留学。先到艾普敦的劳伦斯学院就读,攻读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文学和西方哲学,一年后,获得了劳伦斯学院的文凭,继而升入芝加哥大学攻读教育学和心理学。左边是一张照片是我父亲与胡适等做学问的人的合影。
        在美留学期间,严谨的治学方法和思维训练使父亲学问上初窥门径、思路清晰、学业上收益丰厚,为其教育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之其具有民主主义的进步思想和民族主义的爱国思想,而且严修曾向水师学堂毕业、海军出身的张伯苓托付,因为强国使命需要特殊坚强的人选。那时我父亲作为严修、张伯苓瞩望的接班人,只能主修教育学。正因为如此,1925年归国不久就挑起了南开学校大学部主任的重任,成为张伯苓校长的大总管。因为张伯苓目睹威海卫三天三易帜(日旗——国旗——英旗),海军的奇耻大辱理应淬砺出国魂之所钟,他“不恨别人,就恨自己不争气”。严、张二位的“争气”精神一直鞭策着父亲。
        天津解放前夕,父亲几次拒绝了国民党的诱惑。当时的教育部将父亲列为“抢救南运的大学教授”之一,曾通过学生送来最后一班由津飞沪的六张飞机票,劝父亲全家去台湾,被他婉言谢绝了。他向往新中国诞生,希望中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于是他接受了地下党护校的命令,师生共同努力保护南开大学的安全,天津解放之时,终于将南开大学完整无缺地移交给人民政府。学校投入了人民的怀抱,他为南开奋斗27年的功绩,是他爱国、救国、挚爱教育事业并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办学的最好证明。
         母亲叶一帆授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41年与我父亲结婚后育有五个子女,我是他们最小的孩子。生我的时候,父亲已经55岁,可谓老来得子,十分疼爱。母亲一直在长征中学任教数学,曾是天津市少有的一级数学教师,同时,她也是是一位能兼顾事业和家庭、刚柔相济的贤淑女性,除了教书育人,还肩负起抚育子女的重任,多年来一直是父亲的坚强后盾。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父亲受冲击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被长期隔离,多次批斗,“有严重政治历史问题”等,性格刚直的母亲毫不避讳,总是充当父亲的精神支柱,俩人相濡以沫,是一对能同甘共苦的患难夫妻。他们相依相伴共同度过了三十八载,直至1979年母亲病逝。
        优越的知识家庭氛围,使我自幼受到了良好的熏陶。早教的文化启蒙、严格的教育培养,使我至今仍牢记着父母的教海:“好好学习,掌握真本领,立足社会”,“做学问来不得半点虚伪”,“做老实人,办老实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发理解了父辈们为国家争气的缘由。

                                                                                                                                  夹在石缝中的小草

        然而,我们这一代人都没能逃脱“文革”的劫难。1966年,我刚刚小学毕业,1968年,就开始了停课闹革命,父母又因为是“臭老九”,遭受到残酷的打击。“中学毕业后”,我和一批没有获取任何学业知识的“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开始了在山西长治地区长子县三年的插队生活。那时候我正在长身体,饭量特大,我和一个伙伴每天拉500斤煤跑80里路,就是为了多吃一个窝头。这段艰苦的经历没有压弯我的腰,反而铸就了我不怕吃苦、坚韧不拔的意志。那时的我就像夹在石缝中向阳的小草,倔强地挣扎着寻觅阳光。
        当时我的哥哥姐姐们或被分在张家口、唐山,或插队到内蒙,1972年因落实政策,按照“特困”条件,1973年7月我被照顾回津,回城后被分到铸造厂。第一次接触到机械行当,面对被别人视为苦役的翻砂工作,我却感到很有兴趣,了解了还有机械制造这门最古老的专业。而当时的我绝不可能想到十年、甚至几十年以后,自己能亲自踏入这一研究领域,更没想到这一行业成为我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做翻砂工时,我曾在工作之余和厂里其他工人、技术人员一道接触了一些机械制造方面技术改造问题,经常搞点技术革新。就这样,在不断的实验中,对机撼制造专业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回到父母身边,不但深得父慈母爱,还有最大的收益是辛苦工作之余,父母还亲自指导我学习外语和数学,家里的丰富藏书也让我得以饱览,涉猎广泛。1976年我报名上大学,但名额却被单位经理“推荐”给了自己的女儿,我只能继续当翻砂工。不过幸运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转年中国恢复高考了,我填写的报考志愿全是天津大学。母亲曾经吃惊地说:“你太不给自己留余地了,如果考不上怎么办?”我执拗地回答:“考不上就明年再考。”结果,榜上有名,我顺利考入天津大学机械系。
        我将永远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的精心哺育给了我健硕高大的身体,是他们的谆谆教导使我有了前进的目标,使他们辛勤的培养使我取得今天的成就。

                                                                                                                                   学海无涯任我游

        在天大学习期间,我仿佛又成了那个在黄土高原上终日拉煤却吃不饱肚子的少年,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在学习上从不畏惧困难。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通过我自身的体会,更加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我的学业和事业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成绩也颇为领先。1982年,我大学毕业了,就马不停蹄地考取了研究生,1984年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继而留校任教。1985至1986年,赴美国印地安那州普渡大学机械系做访问学者;回国后,又快马加鞭,考上了国内外知名机械制造专家彭泽民教授(也是民进元老)的博士研究生。
        在攻博期间,由于潜心研修,于1990年以优秀成绩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被破格评为副教授,两年后又因业绩显著被破格评为教授,1993年我被评为天津大学最年轻的博士导师。正因为这样的“破格”,正因为我“最年轻”,所以我要以十倍的精力,百倍的努力去攀登技术高峰。
        1995年,我获得国家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出国留学基金资助,赴英国著名Warwick大学做访问教授。在那里,一个研究方向仅有一名教授,都是德高望重的学术权威,所以我的英国同事们都称我为“黄博士”,而不是黄教授,就连我的导师对这位中国来的学者究竟有什么水平心里也没谱。我嘴上没说,但心里却暗暗较劲儿,因为这不只是我个人的荣誉问题,而事关国格——中国培养出来的人才水平。一篇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发表的论文最终使英国同事对我刮目相看。一年的国外生活,使我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对机械工程专业的学术前沿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同时也对国外高水平大学的教学科研体系有了深刻了解。
        由于我在学术上被英国同事们认可并尊重,自2000年连续被英国Warwick大学聘为兼职教授,每年赴英给本科生授课三个月和从事科研工作,这种学术经历在我国自己培养出来的博士出身的学者中是罕见的,我也学着父亲的榜样——为祖国“争气”。

                                                                                                                    阿童木在中国变成现实

        2000年以来,我带领科研团队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重大国际合作、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英国皇家学会中-英国际合作基金以及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和重点基金等科研项目30余项,在并联机器人设计理论、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我们先后研制出2-4自由度高速并联机器人,开发出多套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自动分选装备、乳化炸药自动包装生产线、医用软袋自动包装生产线,为企业急需的关键工序提供了自动化装备。此外,我们研制的 2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还出口英国、俄罗斯,3自由并联机器人落户中国科技馆,向社会公众展示机器人高速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此外,我们课题组于2009年还将5自由度混联机器人技术用于上海世博会世博轴阳光谷钢构工程建设,形成了全数字化、自动化的节点制造工艺,确保了每个节点的尺寸和角度毫厘不差,为国家这项重大工程的顺利竣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此外,这项技术被用于沈阳生命之环、上海中心、中石油、中石化等多个大型钢构工程的建设。
        我先后在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基于上述成果的论文50余篇,获美国和中国专利40余项,向企业实施专利技术许可多项,获得教育部、机械工业联合会和天津市等省部级一、二等奖多项。同时,我个人也获得中组部、人事部颁发的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天津市政府颁发的优秀回国留学人员、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德育先进个人、以及天津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此外,作为教师,我先后为国家培养了博士后5名,博硕士生80余名,其中1篇论文评为首届上银机械优秀博士论文,同时获全国优博士论文提名奖,4篇论文被评为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
        我积极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当选为国际机器与机构学理论联合会(IFToMM)执行委员会委员和副主席,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会士,并在国内多个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2004年4月,我带领组委会克服了因SARS造成的种种困难,首次在我国成功地举办了第十一届世界大会,2008年在津承办了第八届设计与制造国际会议,分别获得IFToMM组织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颁发的大会最佳组织奖。2009年荣获了“IFToMM服务贡献奖”。“IFToMM服务贡献奖”用于表彰长期为IFToMM组织服务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我是第十位该奖项获得者,同时也是首位华人获奖者。能够在国外垄断多年的技术领域里为中国民族工业的振兴亮剑博弈,我和我的团队倍感自豪,我们将继续为祖国书写“中国创造”的神话。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我相信,只要刻苦勤奋,总会做出成绩来。”这句极为普通的话,凝炼着我成长过程中家庭的熏陶、师长的教诲和我自己所经历的坎坷人生的回味。

                                                                                                                                                                                 黄田口述 姜桂荣整理
 
建侨家·连侨心
关注天津市侨联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精彩
主办:天津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津ICP备05008602号-1 技术支持:津云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7号鑫银大厦21层
邮编:300202 电话:022-23311008
传真:022-2835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