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侨联概况   今日时政   侨联要闻   美丽天津   文化交流   海外联谊
经济科技   维护侨益   侨界津声   机关党建   基层建设   通知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侨联  >  专题专栏  >  建国70周年  >  津侨动态
致敬祖国七十华诞——70年舌尖风云:从填饱肚子到吃遍全球
 
来源:新欧洲侨报    2019-09-10 16:08

70年舌尖风云:从填饱肚子到吃遍全球

“吃了吗?”这句全国通用的打招呼方式,一度是中国人表达关切的国民问候。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饮食文化的多样化,今天,一句“吃了吗”演变为一种接地气儿的寒暄。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百姓生活的头等大事。站在新时代的坐标点回望,可以发现,从1949年到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老百姓餐桌上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从吃不饱到吃饱、吃好,再到吃出健康、吃出品味、吃出文化。舌尖上的变化,见证了中国人的生活变迁,也折射出经济发展带给老百姓的多重红利。

今年75岁的刘本松出生于建国初期物质匮乏的年代,提起当时人们的饮食生活,他仍然记忆犹新。“那时,居民通过粮票、油票、肉票等购买食品,由于食品、物资缺乏,供应时间仅有几天,每逢年关岁末或节假日,街道上到处可见排着长队购物的人群。

改革开放后“大锅饭”被废除,家家户户的干劲儿更足了,人们的菜篮子也越来越丰富,温饱问题渐渐解决。那时候,郫都城区渐渐出现了一些小餐厅。

上世纪90年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饮食文化的革命,进餐馆尝尝鲜再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除非是自己的亲戚,一般客人来了,我们都去下馆子,既省事又有面子。”刘本松回忆道。

90年代后期,餐饮业迎来蓬勃发展,人们对吃也越来越讲究,鲍鱼、海参开始出现在人们餐桌上。再往后,川菜、粤菜等各大菜系受到食客们的追捧,品牌店、品牌菜百花齐放。随着生活的富裕,中餐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法国大菜、意大利比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等纷纷进驻中国,人们不出国门便能吃遍世界。

如今,科学膳食和养生概念开始大行其道。之前因粮食短缺而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重回餐桌并受到追捧,绿色、素食、低脂肪成为新的关键词。在饮料的选择上,人们也从碳酸饮料逐渐过渡到健康养生的鲜榨果汁、茶饮等。与此同时,三餐之余的休闲餐饮消费渐成气候,从各式功夫茶饮到星巴克的落户,从街头巷尾的冒菜锅盔到好利来,吃出品质成为中国人的新关注点。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吃的方式有了巨大改变,大家不再局限于在家吃饭或者下馆子,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外卖、私厨到家等服务解决吃饭问题。上班族高静涛忙起来经常顾不上吃饭,各种外卖App便成了她的加班伴侣。为了妈妈66岁的生日,高静涛在爱大厨App上选了一套1999元的家宴套餐。预约信息填写完成后,生日当天就会有厨师上门服务。妈妈说“年轻人赚钱多,也想开了,过去我们吃饭‘斤斤计较’,现在可以随心所欲。其实吃什么不重要,一家人聚在一起才是目的”,“妈妈那个年代吃饭是为了不饿着,现在,饮食是我们放松身心、体会生活的一种方式。”高静涛说。

70年的新中国,70年的巨变,其艰苦奋进的非凡历程和开放繁荣的惊人成就浓缩在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不但解决了百姓吃饱饭的问题,而且已从吃饱向吃好转变。如今,中国以越来越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更多的进口食品飞入寻常百姓家,很多人家里的冰箱早已换成了双开门,容量大了不少,里面总是塞得满满当当。13岁的小睿最近在网上下单买了一盒GODIVA巧克力,这是他准备送给姥姥的生日礼物。从一切凭票到动动指头就能吃到全球美食,中国人的饮食方式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改善的民生让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冯琳,韩雪菲)
 
建侨家·连侨心
关注天津市侨联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精彩
主办:天津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津ICP备05008602号-1 技术支持:津云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7号鑫银大厦21层
邮编:300202 电话:022-23311008
传真:022-2835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