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侨联概况   今日时政   侨联要闻   美丽天津   文化交流   海外联谊
经济科技   维护侨益   侨界津声   机关党建   基层建设   通知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侨联  >  基层动态
和平区侨界代表九·三阅兵观后感
 
来源:和平区侨联    2025-09-08

  9月3日,和平区侨联组织侨界代表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胜利80周年大会”实况转播。威武的方阵、铿锵的足音,让现场一次次爆发热烈掌声,更让屏幕前的侨胞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他们纷纷用电话、微信、视频连线等方式,向区侨联发来观后感——

  邹朝晖(和平区侨联主席、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医政科科长、党支部书记)

  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今天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八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走过了艰苦卓绝,走过了赴汤蹈火,走过了永往直前,走过了无往不胜,更走过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前赴后继,坚定信念!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愧为钢铁铸造的人民军队,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保障人民安宁,保护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在各个历史时期为民族独立,国家兴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人民子弟兵始终是最可爱的人!致敬先辈英雄!致敬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祖国!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的共创未来。阅兵式上威武雄壮的步伐与振聋发聩的呐喊正是对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生动诠释。!愿吾辈永远铭记!愿祖国繁荣昌盛!愿世界珍爱和平!

  王文元(区侨联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 )

  八十年弹指一挥,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一路跋山涉水、赴汤蹈火,一路所向披靡、无往不胜!今天,天安门广场上的铿锵步伐,是对“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最震撼的宣示。钢铁长城般的人民军队,始终听党指挥、保家卫国、维护和平,向英雄致敬!向人民子弟兵致敬!向伟大祖国致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共赴光明;愿吾辈永志不忘,愿山河无恙,愿世界和平!

  叶武(和平区侨联副主席、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师)

  阅兵不仅展示军力,更彰显“秩序供给力”。当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国用一场庄严仪式告诉世界:我们是战后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坚决反对霸权与霸凌。我愿用建筑语言和艺术故事,让更多年轻人触摸历史、感知发展,把和平发展的接力棒传下去。

  刘悦(和平区侨联常委、天津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我的外祖父母1942年在天津喜结连理,第二天便携手奔赴太行山参加八路军。姥姥身孕六甲仍穿越封锁线回津生产,出城时把18岁的弟弟和16岁的四妹“打包”带走,一家五口同赴国难,被乡亲们称为“五抗属”。母亲取名“行婴”,意为“太行山襁褓中的婴儿”,左权将军墓前留下过她的小脚印,秦基伟将军曾把她高高举起。姥爷因留日背景被派往敌后侦察,弹片至今留在体内。他晚年只肯讲一次战场经历:“真正的英雄都留在了山上,你们替他们好好活。”弥留之际,姥爷只留下一句:“此生无悔,我是马克思主义者。”今天,当战旗猎猎掠过屏幕,我仿佛听见太行山的风声,也听见祖辈的叮咛: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

  邹晨曦(和平区侨联常委、民营企业家、原38军战士)

  方阵如山,口号如浪,瞬间把我拉回枪管发烫的青春岁月。脱下的是戎装,脱不掉的是“保家卫国”的誓言;转战的是网络,不变的是“守护无形疆域”的担当;身份多了“侨”,肩头更添“凝聚民族力量”的使命。从钢枪到键盘,从战位到“侨位”,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守护”与“传承”。若有战,召必回;无战火,仍冲锋——在科技强国、网络强国的每一条战线上!

  96岁的印尼老归侨李金泉,1951年回国参加抗美援朝,在空军服役四年,今天与老伴儿并肩坐在电视机前,颤颤巍巍敬了一个军礼;澳大利亚天津同乡会会长沈铁应邀赴京现场观礼,第一时间发来“身处方阵侧、泪落铁甲前”的小视频;五大道历史博物馆“侨胞之家”把投影打到百年洋楼墙面上,老归侨、新侨胞、留学生代表集体起立,跟着屏幕同声高唱国歌……

  “阅兵让我们看见底气,更看见和平的珍贵。”侨界人士一致表示,无论身在何处,伟大祖国永远是最强后盾、最亮灯塔。他们将把抗战精神化作奋进动力,讲好中国故事,架好中外桥梁,与14亿同胞一起与党同心同向同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侨界独有的光和热。

 
建侨家·连侨心
关注天津市侨联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精彩
主办:天津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津ICP备05008602号-1 技术支持:津云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7号鑫银大厦21层
邮编:300202 电话:022-23311008
传真:022-28350199